赵佶懵了。他知道叶霄厉害,也知道叶霄麾下那几万人训练有素。可金人的强大已经牢牢刻印在他脑海中。赵佶和赵桓脑子里,金人的不可战胜已经如思想钢印一般现在突然听到金人被打败,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,然后就觉得是新城日报在放假情报。“金人怎么能败了呢?”“金人怎么可能败了呢?”“凭什么?”赵佶想不明白。凭什么叶霄能以不到金人三分之一的兵力打赢?是金人变弱了?随即赵佶想起了之前他在新城遇到的那人。那只是一个新城普通的工人。这样的人在新城成千上万,是构成新城最基础的一员。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百姓,在叹气新城的战事时,内心从未有一丝动摇。那时候赵佶以为是报纸的原因,现在又想想这件事,如果朝廷也发类似的报纸,可能没有这种效果。他们从没想过自己会败。而赵佶则从没想过会赢。“难道真是我错了?”赵佶长叹了一声。皇城司那边还没验证,以皇城司的效率,北方的战报至少要两天之后才能送来。不过新城那边也没发假消息的必要。他们之前就不曾发过假消息,而且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,对新城没有任何好处,他们没必要发。冷静想想,北方金人怕是真的败了,只是这消息对赵佶来说,有些太难以置信罢了。“朕以为我宋人不是辽人的对手,处处忍让。”“以为宋人不是金人的对手,处处忍让。”“朝中那些大臣,玩弄权术的本事很大,也以玩弄权术的本事自傲。”“现在看来,朕错了,那些大臣也错了。”赵佶一瞬间像是衰老了几十岁。回想起自己刚刚继位的时候,那时候少年皇帝也想做点事。当时任用蔡京,将扫王安石遗党,后扫皇后势力,也想有番作为。可这些作为,在朝堂中影响不小,却少有能走出朝堂的。朝廷各党如何变化,某某重臣还乡,某某上位,利用谁打压谁。利用权谋,沉迷权谋,最后成为这个大漩涡的一部分。现在看来,当时做了那么多事,又有多少能真正影响到这天下百姓,真正能改变大宋的格局。大宋军队的积弊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重,武将的桎梏还是那般,百姓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。明面上依然富有,可那只是明面。实际上大宋铸造的铜钱,已经贬值的厉害。以前一贯钱能换一两银子,现在官方依然说一贯能换一两,可实际上,没人愿意用这个比例把手里的银子换出去。现在想换一两银子,要两贯甚至三贯才有人愿意。大宋的官饷是用铜钱发的,要办什么事,也是用铜钱结算,军队的军饷,同样有铜钱。现在,发的钱一样,可铜钱没有以前值钱。
皇城司还没烂透,临安什么情况赵佶还是知道的。达官贵人大捞特捞,就连那些小吏都恨不得从百姓骨头里榨出油来。毕竟他们可不会因为大宋穷了,苦了自己。赵佶自己的日子也不见得拮据了。真正苦了的,只有那些百姓。这样下去,要出事,要出大事!赵佶是知道的,可是知道又如何。赵佶很清楚,自己若是当做看不到,还能当这个皇帝。可要是敢改变局面,分分钟就要从那个位置上被拽下来。毕竟,想要改变的唯一办法,就是从那些世家豪门身上割肉,从那些官吏身上放血。他的统治,就是靠这些人维护的,现在不光不能从他们身上割肉放血,甚至还要帮他们从百姓身上吸血!赵佶早就没了少年时的冲劲,只想能混一天算一天。“呵呵,叶国师拿下了北方,这天下,还是我赵家的天下吗?”赵佶给自己满满倒了杯酒,一饮而尽。眼前繁荣的临安千疮百孔,大宋的天下也也来越失控,现在北方收服,叶霄的声望如日中天,堪称天下敬仰。“我能做什么?我什么也做不了!”“也不知道我还能在这位置上坐几天。”往座椅上一靠,酒杯随手扔在地上,赵佶肆意的大笑。……“老宋,现在北方的战事稳定了下来,那些夺回的地方,需要我们协助重建。”“钱这一块,可要靠你了。”在北方的战报传回来了后,叶昊第一时间召集了新城各部主官。对于北方战事胜利后的后续安排,新城政务部门之前就有预案,做出了相应的安排。现在战事如预期一般顺利,各部门都高速运转了起来。“从黄河到长城,如此大的范围,包含的大城有十几,中小城镇数十数百。”“现在仗打赢了,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。”“首先要保障的,是各城的粮食问题。”“因为金人的高压政策,各城这五年储备的粮食和各种必备物资严重不足。”“再加上开战后金人掠夺了大量的粮食离开,导致不少城已经出现了断粮的情况。”“我们第一要保障的,就是吃饭问题。”“相关的各部门协调,将储备的粮食运往各极度缺乏粮食的地区,保障当地秩序。”“新城内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第二批粮食,在局面稳定后,保障粮食的后续供应充足。”“现在快四月,正是青黄不接的日子,我们坚持三四个月,局势就能缓和很多。”“所有相关的部门,人员,现在立马开始筹办这件事。”在战争开始之前,新城就已经有了各种预案。不管战争是陷入僵局,打下太原,打下长城,都有对应的方案。甚至连战争失利,怎么继续依靠黄河防御,都做出了预案。北方赢的很突然,可新城并不是毫无准备。打下了如此规模的土地,只是开始,怎么让这片土地恢复秩序,重新运转起来才是关键。除了大量的粮食从新城运往北方,还有大量的新城在职和预备官员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