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内,也有刘毅,何无忌甚至刘敬宣等人与之势力相去不远,他之所以最近会和刘毅吵翻,就是不肯让出江北,说白了,就是不想把北伐的机会,让给对他威胁最大的刘毅。”
殷仲文笑了起来:“原来是这样啊,我还以为他是想在江北占田圈地,然后高价卖给那些吴地世家,以牟取私利呢。”
陶渊明摇了摇头:“这些是以前世家高门的做法,但刘裕要的,比他们更多,他是真正地想大权在手,当一个实权皇帝,所以,必须要建立不世的功业,至少得灭掉一两个胡人国家,收复一州以上的失地,才能压服刘毅,若是他真的自己现在就登上皇位,那就不会去北伐了,而是会想着,如何巩固权力,那就要解除兄弟们的兵权,安抚百姓,让利世家。如此,天下才可安稳。所以,现在让刘裕当皇帝,是能平息战争,安定天下最好的办法了。”
殷仲文眨了眨眼睛:“你也说了,刘裕没有绝对的实力压过刘毅和何无忌他们,现在他还没有攻灭胡虏的大功,那怎么劝进?没人信服啊。我要是敢这样提,只怕会给刘毅直接当谋反诛杀全族了。”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最想要刘裕当皇帝的,除了刘裕自己,就是王神爱王皇后了,这点,咱们刚才已经分析过。这回刘毅为了保刘婷云,向她出手,以女史箴图逼王皇后交出玉玺,退居后宫,但以她的个性,绝不可能就这样咽下这口气的,她会更加紧地让刘裕登上皇位,压过刘毅,到时候逼刘毅亲自杀了刘婷云。”
“你既然已经卷入了这场斗争,就不可能抽身退出了,要不然你两边不是人,上次刘裕杀了王愉以威慑敢在土断移民上跟他作对的世家高门,接下来,嘿嘿,只凭你给刘婷云写过的那些马屁诗,王神爱就有理由杀你了,作为对所有不站在刘裕这边的世家高门的警告!”
礼乐征伐天子出
殷仲文哭丧着脸:“可是,可是现在就上表劝进,那八成是送死啊,就算是表明了态度,刘裕也不太可能现在就称帝,很可能是试探一下各方的反应之后,就先杀了我。”
陶渊明神秘一笑:“聪明人要斗智不斗力,别这么简单直接,殷公,可曾想起一句话,叫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呢?”
殷仲文的双眼一亮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……?”
陶渊明满意地抚起了自己的山羊胡子:“殷公,前几天南燕主慕容超,派尚书令韩范出使后秦,去商量接回慕容超的老母和妻子的事宜,你可知道,后秦提的是什么条件?”
殷仲文讶道:“不知道啊,咦,陶公,你都辞官了,怎么还知道这些事?”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当初为了出使后秦,我可是留下了一些眼线在秦国,现在他们也在向我回报一些秦国的军情,此事是秦国正式的朝议,也不是什么秘密,就是我们大晋,象刘裕和刘毅这些高层将相,也应该早就知道了,当然,殷公现在不在朝堂,因此不知这些外国之事,也不奇怪。”
殷仲文的脸上闪过一丝嫉妒之色,转而笑道:“那你快说,秦国开的什么条件,久不在朝中,我这耳目,也快不行了。”
陶渊明正色道:“后秦主姚兴,开的条件就是两个,一是南燕需要向后秦称臣,二是南燕要交出一直保有的前大晋皇家乐队。如此才肯放人。”
殷仲文睁圆了眼睛:“啊呀,你这一说我倒才反过来,原来自东汉以来就一直世代相传的皇家乐队,象征了王朝正溯,几乎与传国玉玺可以相提并论的皇家乐队,现在居然是在南燕。我还记得,当时慕容德入齐地时,靠了这个乐队,说自己才是正溯,还让不少本地大族放弃了抵抗,主动归附呢。”
陶渊明点了点头:“是啊,音乐本身不代表什么,但是自古以来,礼乐征伐自天子出,这乐队,就代表了正溯,连后秦主姚兴这样的胡虏羌贼都知道这点,其实,刘裕胸无点墨,是个大老粗,他本人未必意识到这点,以前久在军中,除了军乐战鼓,他也不知道其他的音乐。”
“但你正好可以就这个机会,向刘裕进谏,就说自永嘉以来,神州沦丧,礼崩乐坏,致使桓氏这样的大逆一度篡国,所以现在国家安定,需要重制礼乐,而军旅征战,也需要高亢激昂的音乐来鼓舞和振奋人心。所以,请他下令,由你来负责这礼乐的制订,挑选乐工,找回前代的曲谱,修正雅音,重建大晋的乐队。”
殷仲文哈哈一笑:“这个我可最拿手了,上古的各种雅音风流,我这里的曲谱可是都有不少哪,就连那广陵散的曲谱,我这里还有呢,以前只是自娱而已,不过既然要重建皇家的乐队,那也是再合适不过了。”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现在王皇后正找不到机会反击,你去找刘裕,就说要重制礼乐,教化万民,就算刘裕想不明白,王皇后也一定能明白此中深意的,到时候,她一定会答应你的请求,这事如果做得好,就等于是再次向王皇后效忠,取得了她的信任,而你也可以以这个功劳,名正言顺地登上相位了。到那时候,刘裕也好,王皇后也罢,一定会委托你去联络各大世家,为刘裕的登位站队劝进的。也只有这样,你才能摆脱刘婷云对你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