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1章(1 / 2)

次数多了,新皇看到陶万清就烦,还问他什么时候准备退休。

这话一说,就是直白的打脸。

陶万清不敢置信,当即引经据典骂了句,直接递了辞呈。

按理说应该三辞三让,最后皇上勉强同意致仕。

可新皇不打算走这个流程。

一听这话,陶家一派的子弟肯定不乐意。

皇上直接让御史台的人退休,已经很离谱了,现在还打算直接同意,一点脸面都不给。

若真是如此,陶家子弟在官场上还要不要混了。

于是,雪花般的奏章飞到皇上桌案上。

不仅陶家人不满,各家的老臣子都觉得不行。

甚至年轻臣子同样不理解。

今日可以这么对老臣子陶万清,明日就可以这么对他们。

身为皇上,也是不可以任性妄为的!

闹到最后,皇上只好尽力安抚,捏着鼻子跟陶万清缓和关系。

陶万清那时却知道,他在官场上已经待不下去。

谁料就在他准备请辞的时候,外戚郑家竟然说他们陶家结党营私,暗地里保护前朝之人。

前朝之人?

说话间,把前朝之人抓出来。

那是一些前朝冷门宗室后人,头上早就没了皇亲国戚的名号,还在战乱当中保护了前朝宫中上万典籍。

像陶万清这种读书人,自然对他们另眼相看。

承凌国刚立的时候,陶万清偶然发现这支皇亲国戚,刚开始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,只知道这家女子的字写的极好,当世大儒都比不上。

平日清粥小菜,唯有万卷书相伴。

哪里是前朝奢靡的皇亲,分明是最苦修之家。

再加上他们保护太多典籍,又愿意拿出来跟新朝共享,于是在先皇默许下,允许陶万清接济。

反正这一支也没争权的想法,只在修著典籍。

这种皇家远亲根本没有威胁,反而能先是今朝大度,安抚许多大家族。

谁料这事竟然被新皇外戚郑家揭发出来,说他们勾结前朝。

所有人都知道陶家冤枉。

很多臣子据理力争,最后新皇说免于死罪,流放两千里。

两千里。

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流放两千里。

这跟死罪有什么区别。

可说再多,也没什么用了。

新皇急于彰显自己的权力,陶万清陶先生成了真正的炮灰。

听说前朝那一家也被圈禁起来,算是被他连累,有了无妄之灾。

不过那家还递了信件出来,收能得到庇护已经十分感激,这次是他们的缘故,还请陶先生一路珍重。

于是,陶万清以及二十多个子弟就被流放。

原本去年年前就要流放,还是官员求情,说好歹过了冬日再说。

最后拖到三月份,还好能上路。

路上酷暑的时候,还有陶家的亲朋多加打点,避开最热的时候,拖拖拉拉到了九月,这才快到秦州。

秦州虽然已经是西北距离中原最近的城池之一,可跟中原江南的繁华还是没法比。

流放的犯人到了秦州,是要继续服役的。

如果当地官员人不错,那还行,若是刻薄的,只怕真的要死在那。

一路过来,亲朋们基本都回去,只留一两个看顾的,不过他们手里拿着大笔银钱。

希望可以买通秦州的官员,不要让陶先生吃太多苦。

陶万清看着,忍不住叹气:你们该回去就回吧,一路打点花费的银钱已经够多了。

甚至有老友卖了字画让他好过些,若不是这些照顾,他真的会死在路上。

身边人执拗摇头,开口道:马上就要到秦州,这些地方荒凉,当地又是土官把持,日子怎么会好过。

那里的人也不会讲汴京的情面,若汴京那边再送来消息,只怕。

后面的话没说完。

他们的人可以塞钱让日子好过一点,外戚郑家同样可以塞钱,让他日子不好过。

到时候的陶先生跟他子弟,肯定会很惨。

这种荒凉之地,土官们哪管那么多。

这么想着,众人忍不住皱眉。

陶万清想了想道:听说屺王定局了秦州,不知道如今如何。

对于先皇最小的儿子,陶万清自然有印象。

十一皇子从小生得粉装玉琢,很得先皇喜爱,还是一个完全生于承凌国平稳之后的孩子,生来就跟其他皇子不同。

只是才十四,先皇驾崩,他就被大哥赶到这种地方。

跟着陶万清的人摇头:本来赵老他们准备联系屺王,可打听了才知道,这秦州的土官范家,利用屺王名义敛财,还把他的王府盖到荒郊野外,距离秦州城骑马两天的距离。

他都自顾不暇,又怎么能。

当地土官范家,竟然这么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