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荏苒, 转眼已经是1973年。
陈棉棉又过了一个三十岁,今年已经32了。
虽然她已经多活过一辈子,而且上辈子活到三十大几,人生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。
但哪有人不喜欢年轻, 喜欢自己变老的呢?
还好妞妞身体健康, 也永远成绩优异。
以及, 陈棉棉又升官了。
李部长没在职位问题上画大饼, 去年就给了她七级干部,待遇也随之提高。
到了将来人们不怎么关注职级,所以陈棉棉原来也不理解啥叫个七级干部。
但现在她当然了解了, 因为她现在是河西地区级别最大, 但也最年轻的国家干部。
而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单位是中央直属,在地方,她甚至能当副省长。
也就是说西北五省的副省长, 工资待遇和政治地位, 就和她是一样的。
她也终于淘汰掉了那辆破嘎斯, 现在有了一辆专门属于她自己的车, 还是红旗轿车。
换而言之, 她已正式迈入高级干部行列了。
事业得意, 也算稍稍弥补了陈棉棉再度老去的遗憾,也是在这段时间里, 她将得到一个天大的机遇。
但同时,那其实也是个两难的抉择。
因为她得选择, 是亲自去见偶像, 还是要给偶像展示她的政绩。
……
说回当下。
现在是1973年的四月底,周六的傍晚。
细雨蒙蒙的傍晚,陈棉棉刚刚从学校接上妞妞, 就得赶紧开车前往新开垦的3号葡萄园。
妞妞一上车,她就递过一杯水和一个油馍,说:“饿坏了吧,先吃这个垫垫肚子。”
妞妞虽然不会后空翻,但她的大脑绝对超乎大多数人。
她接过油馍,先说:“妈妈,车上有机器喔,而且还是小小的,但是很重的那种。”
陈棉棉按理应该派有司机的,但待遇到了,车也到了,可是上面迟迟没派司机来。
今天是林衍帮她开的车。
他笑问:“赵望舒只听声音就能听出来是很重的东西吗,你的耳朵就那么灵?”
后备箱里有东西,颠一下就会响。
要是普通人,会觉得后备箱里有东西就有呗,有什么关系呢,谁会在意那个?
可是妞妞不但会观察,而且她会很自然的去思考,看那是什么东西。
她说:“听声音它的体积不大,但是重量很大,是钢铁做成的。”
陈棉棉示意孩子吃东西,说:“你正要长个头呢,要多吃点,快吃馍。”
妞妞咬一口馍,又说:“是胡麻油烙的喔,而且油没有烧焦,好香好香的。”
林衍笑着说:“托你妈妈的福,现在大家每天都可以吃到胡麻油了,它虽然有点发苦,但还是很好吃的,望舒,要谢谢你妈妈。”
妞妞从善如流:“谢谢妈妈。”
去年除了小麦,陈棉棉还规划并大规模的种植了胡麻。
而它到了将来,会有个更高端的称呼,亚麻籽,据说它对儿童的大脑发育特别好。
但如果掌握不好,熟油时熟过头,它就会有一股淡淡的苦味儿。
西北人习惯了那股苦味儿,反而觉得它很香,林衍都已经习惯胡麻油的苦味了。
但妞妞还小,舌头很敏感,也不爱苦味。
她所有吃的油,也都是陈棉棉自己熟过的。
孩子再打开水杯,又是一声感叹:“哇,甜甜的八宝茶,妈妈,我好开心啊。”
物质丰裕的好处就是吃得好。
陈棉棉拼命升官,也是为了口腹之欲。
她现在一月的工资高达96块,还有相应的粮票,她想买啥就买啥。
她今天给妞妞煮的,是西北地区在解放前,只有地主家的孩子才能喝得起的八宝茶。
那里面有李广杏,葡萄和核桃,枸杞干儿,再加□□糖一起熬煮过,特别好喝。
陈棉棉自己的茶比妞妞的还要更上档次,因为她的里面,加了从青海买的冬虫夏草。
妞妞边吃,眼看车一路去葡萄园,边又问:“妈妈,是不是又有挖掘机坏掉了呀?”
陈棉棉说:“今天是一台铲车,但咱们运气特别好,应该今天就能修好它。”
妞妞竖三根手指,说:“妈妈,咱们已经有三座葡萄园了。”
……
泉城有炼油厂,而且归钢厂管理,严老总也全力支持农垦事业,所以陈棉棉不缺柴油。
但机器用久了就会坏,而且去年所有的挖掘机和唯一一台铲车没有停,大干了一整年。
挖掘机因为数量多,还能等。
但今天坏的是铲车,也必须马上修好。
因为最近雨多,3号葡萄园的水渠形成了堰塞湖,如果不赶紧修好铲车,让它协助挖掘机搞疏通,堰塞湖就会淹掉下游的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