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85章(1 / 2)

那瞬间爆发出的强烈情绪,让整个书房的气氛都为之一变。

方才那个拒人千里、冷淡疏离的鸿儒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,是一位心急如焚,牵挂着女儿安危的父親。

先生稍安。谢乔稳住身形,并未因对方的逼近而慌乱,她的声音依旧保持着镇定,试图安抚蔡邕激动的情绪,令爱一切安好,先生不必过虑。

安好?何處安好?!

蔡邕的声音带着颤抖,他紧紧攥着拳头,兵荒马乱,世道艰难,一个年岁尚幼的女童她如何能安好?你快告诉我,她在哪里?!

他几乎是在恳求,那份属于大儒的从容镇定,在女儿的消息面前,彻底土崩瓦解。

谢乔看着眼前这位失态的父親,心中微叹。无论多么博学,多么刚直,面对骨肉親情,终究还是凡人。

她放緩了语速,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:令爱如今身在一个极为安全之所,远离战火纷扰。她有书可读,有琴可习,更有专人教导音律学问,生活安稳,学业也未曾荒废。

这番话如同及时的甘霖,让蔡邕激动的情绪稍稍平複了一些。

他急促的呼吸放緩了些,紧绷的身体也略微松弛,但眼中的焦灼并未完全褪去,只是多了一层审慎:此言当真?谢府君如何得知?又为何会照拂于她?

乔与令爱有过数面之缘。谢乔坦然道,至于缘由,说来话长。先生只需知道,令爱聪慧过人,坚韧好学,即便曾身處逆境,亦从未放弃。她如今一切安好,先生尽可宽心。

宽心如何能宽心?蔡邕喃喃自语,眼神复杂地看着谢乔,似在判断她话语的真伪。

他一生坎坷,见惯了世态炎凉、人心险恶,不敢轻易相信。可女儿的消息,又是他此刻最深的渴望。

谢乔看着他眼中的挣扎,决定再加一把火。

她语气温和,却带着一絲恰到好处的感伤:令爱虽一切安好,心中却时刻挂念着蔡先生。她不止一次向我打听,是

否有她父親的下落,我却不忍相告。

谢乔微微停顿,观察着蔡邕的反应,她说,她很想念父亲,不知父亲是否安康,身在何方。

这句话,如同最精准的箭矢,瞬间击中了蔡邕心中最柔软的地方。

这位饱经风霜的中年人,身躯猛地一震。他猛地抬起头,眼中迅速氤氲起一层水汽,嘴唇翕动了几下,却发不出任何声音。

那張清癯的臉上,痛苦、思念、担忧、还有一丝为人父的愧疚,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,令他瞬间苍老了许多。他最疼爱的便是这个才华横溢、冰雪聪明的女儿,流亡在外,最放心不下的也是她。骤然听到女儿不仅安好,而且还如此深切地思念着自己,那份积压在心底多年的情感,再也无法抑制。

他别过头去,似乎想掩饰自己的失态,但微微颤抖的肩膀,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。

书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,只有灯火偶尔爆裂的噼啪声,以及蔡邕压抑着的粗重的呼吸声。

谢乔静静地等待着,她知道,火候到了。

待蔡邕的情绪稍稍平复,她才再次开口,声音沉稳而清晰:蔡先生,乔知晓先生如今身不由己,意在避祸。中原之地,江南江北,战乱频仍,恐非久留之所。

她看着蔡邕,目光诚恳,晚辈斗胆,或可为先生指一条去路。

蔡邕缓缓转过头,眼眶微红,带着询问的目光看向谢乔。

西凉,如今尚算安稳。谢乔缓缓说道,乔籍凉州敦煌,乔在凉州薄有根基,或可为先生提供一处安身立命之所,潜心治学,静待时变。更重要的是,她语气微微加重,令爱蔡琰,如今亦在彼处。

蔡邕的瞳孔骤然收缩,紧紧地盯着谢乔。

他那双因激动而微红的眼睛,此刻重新染上了审视与疑虑。他不再是那个失态的父亲,而是变回了那个饱经世事、心思缜密的大儒蔡邕。

西凉之地?他重复了一遍,声音依旧有些沙哑,却已恢复了几分冷静,路途何其遥远,兵祸连结,盗匪横行,如何去得?

这并非杞人忧天。

从中原到凉州,千里迢迢,关隘重重,莫说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,便是寻常商队,若无强力护卫,也多半是有去无回。

他看向谢乔,目光锐利:凉州偏远,非是中原繁盛之地,府君身居梁相,何以护得老朽周全,安顿老朽生活?

他一生坎坷,早已不轻信于人。眼前这位年轻府君的承诺,听起来美好,却也虚无缥缈。万一只是对方随口一说,或是力有不逮,自己贸然前往,岂不是自投罗网,境况只比现在更加不堪。

谢乔理解他的顾虑。换做是她自己,面对一个来历不明、自称能提供庇护的陌生人,恐怕比蔡邕还要多疑。

她微微一笑,并未因蔡邕的质疑而动怒,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。若是对方毫不犹豫便答应下来,她反而要掂量一下对方的智商了。

先生所虑,确是实情。谢乔坦然承认,路途艰险,非乔一人之力可轻易抹平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