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一下,但这一项项的计划算下来,让她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穷,吃不起外卖了,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吧。
赵飞燕又递给她两个本子:“上面那本记了向家村人每个人的情况,下面那本是房屋的分配情况。”
路晓琪翻了翻,赵飞燕的字写得很娟秀,甚至还用的是横排字体,她一眼看过去就能清晰地获得很多信息——第一本上已经记载好了向家村三十九个人的信息,包括他们的名字、性别、年龄和家庭以及亲戚关系,甚至还记录上了每个人擅长做的事情。除了职业手艺之外,还有生活专长,比如有一位叫做杜芳的寡妇是向明的侄媳妇,曾经在京师的酒楼里帮过厨,专长就是做饭。
那可以安排她来当之后的厨娘。
另外,向家村总共分为十六家,以向姓为主,还有少部分是张、李二姓。这里面有四个才几岁的小朋友,后续可能要考虑送他们去上学……
看了一遍后,路晓琪已经转过了许多念头。
“这份资料太有用了。”她高兴极了,对赵飞燕道谢。
赵飞燕抿嘴一笑,这让她的表情顿时变得灵动起来,连身上简单的广告衫都掩盖不了容光。
她曼声说:“能帮得上忙就好。”
这样一份资料对她来说却是不难的,以往在宫中的时候接触的人比这儿可要多多了,要记住她们的喜好和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,与之相比向家村简直就是不值一提。
另外一份是房屋分配情况。这是她和宇文恺共同做的,宇文恺在里面画了一个简易的四号区的地图,标注了里面已经被分配出去的房屋。
“按照每一户的人口数来分,他们有十六户但是有的家里只剩下一人或两人,便和其他人一起居住。”宇文恺解说,“所以最后总共分去了十一栋房屋。”
家中人口多的自然住在一起,其余的按照性别来分,保证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卧室。
路晓琪很满意。
这些房屋的产权都属于古镇,性质是员工宿舍,她可以补贴福利但不可能让一个人就独占一栋房屋。
“等明天开始,我便会安排他们修缮古镇。”宇文恺沉吟一下,“先从一号区以及清理河道的淤泥开始吧。”他面上带了一丝嫌恶,“总不能就一直这么臭着。”
一号区是门面,也是重点。反倒是四号区,宇文恺并不急。在他看来,这些工匠们在忙完分配的工作之后,闲暇之余自然会着手修缮自家的屋子。
路晓琪想了想也点点头:“行,就按宇文老师说的办。”
她计划会分批次开放古镇,边修缮边营业。一号区肯定是在第一批开放区域内,四号区位置最偏,暂时剔除——她当然没忘记自己沉浸式体验古代生活的构想,但只有配合上系统的奖励,“建筑之心”古色古香的滤镜才会是完美的。
宇文恺犹豫了一下,还是说了出来:“不过,修缮是需要不少材料的,木头、泥料、颜料、工具……”
他每说一样,路晓琪的心就抽抽一下。只有搞过装修的人才知道这些东西有多花钱,而且这里需要的可不是什么小数目,她想到自己仅剩下的五十万,简直头秃。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