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了,听说你们倭人有夜爬习俗,这是真的么?你与本帅细说来听听,真的可以这么随便乱来?”
可能是林天帅今天确实闲得无聊,说话漫无边际,思维跳跃极快。
前几句还在感慨倭国大名伙食差,后面就直接跳到了风俗猎奇上。
直接把小西行长给干沉默了,原本他还想着与天帅交流一番,现在已经不想答话了。
沈惟敬翻译完也无语了,知道经略公平常不怎么尊重别人,但没想到还能这么不尊重,到底有没有把对方当人看啊?
最后沈惟敬忍不住说:“实在不行,就给小西行长一个痛快吧。”
就算是一刀砍了,也比这样的精神折磨更人道啊。
林泰来稍加思索后,很随意的说:“算了,把小西行长放了吧。”
这人留在自己手里真没啥用,还要花费食物白养着。还不如放回去,让他在倭寇里大肆散布失败主义情绪,打击倭寇的士气。
在历史上,小西行长虽然没被俘虏,但从平壤逃回去后,似乎就吓破了胆,拼命鼓吹天兵战斗力,竭力主张退兵,在本时空只怕情况更甚。
直接放人?沈惟敬大为震惊,经略公怎么忽然如此仁慈了?
翻译过去后,小西行长突然激动起来,大声的嚷嚷着什么。
“他喊什么呢?”林泰来对沈惟敬问道。
沈惟敬翻译说:“他不想走,他说不能这样回去!
如果这样无缘无故的回去,他也不会好过,承担败军罪责还要被猜疑!
所以要给他一些任务,或者使用他做点什么,不然宁可留下当俘虏。”
林泰来无奈的说:“但他现在真的什么用处,本帅实在想不出能利用他干什么。”
如果是议和或者交换俘虏,小西行长还有点用,但目前明显都不可能。
别说林泰来主观上根本没有议和心思,就是客观上来说,形势大优、战果辉煌,粮草还能供应上,根本就没有议和的空间。
在这种胜势下,从上到下谁敢说议和,谁就是通倭。
再说临海君顺和君两个王子都被救出来了,至于剩下那些被倭寇捉住的朝鲜官员,爱死不死,林经略没兴趣费心思交换或者营救。
另外,林天帅入朝以来已经两次先登、一次斩将、杀敌三万七,也不需要用小西行长来炫耀功业。
所以小西行长在林天帅手里,真是毫无卵用。还不如就此放回汉城,让他回去散布失败主义情绪,打击倭军士气。
如果能引得汉城倭军的内讧猜疑,那就更好不过了。
毕竟从以后关原之战的站队情况看,小西行长和朝鲜倭军总大将宇喜多秀家、总奉行石田三成是一伙的,而与三兵团主将黑田长政、五兵团主将福岛正则等实力派是仇敌(原本历史上还有加藤清正)。
放小西行长回去,说不定有成为汉城倭军内讧导火索的潜力。
林泰来指着小西行长,对沈惟敬说:“情况就是这么情况,你如实告诉他!
本部院真用不上他,如果他识相,就赶紧走吧!
回去后多宣扬我天兵威武,就算报答本部院的活命之恩了!”
小西行长一声不吭,很不服气的快速的思考一个问题,自己到底还能有什么用?
------------
又被成功恶心到了
自己的用处在哪里?非常不服的小西行长使劲的想,想着想着问题就变成了我对经略公究竟还有什么用?
最后小西行长猛然抬起头,开口道:“经略公至少可以游说在下细作,回汉城为经略公打听守军的情报!在下也不是不能考虑答应!”
只要思路足够开阔,他小西行长怎么可能没有任何价值?
这些话都需要沈惟敬翻译的,但沈惟敬已经目瞪口呆!小西君你说这话,是认真的?
经略公都说了要放你,你怎么还上赶着一定要做点事,连当考虑细作这种话都说出来了。
沈惟敬曾经以为自己很了解倭人,现在发现自己也只是了解一些皮毛。
小西行长看着沈惟敬,催促道:“沈君怎么还不翻译过去?”
无论如何也要证明自己,不能被当成没用的垃圾一样扔掉!
被视为完全无用的人,平白放了也无足轻重,这就是耻辱!
沈惟敬不知该说什么好了,此时他终于隐隐感觉到,林天帅那种极尽贬低嫌弃别人的言行,仿佛也是一种套路。
而且是比起自己习惯的坑蒙拐骗忽悠大法,是一种更高级的套路,而且使用门槛也更高。
使用这种贬低嫌弃别人的套路,首先要保证自己拥有不被报复的实力。
而林天帅从个人武力到手中权势,显然不会被报复,或者说绝大多数人根本没能力报复林天帅。
既然被套路的人报复不了天帅,那就只能想方设法的证明自己,便如小西行长现在的状态。
沈惟敬想的有
精彩书屋